地方政府“保煤”行動發酵摘要: “隨著國家能源局提出對煤炭進口加以征求的意見稿,以河南為代表的一些地方政府也陸續推出‘煤電互保’等政策保護省內煤炭業,已經引發這些地區的煤炭價格止跌回升,部分煤礦甚至向本地電廠提出了漲價要求。”5月30日,五大發電集團一高管告訴《華夏時報》記者。限制進口煤和外省煤都將阻礙電煤市場化“隨著國家能源局提出對煤炭進口加以征求的意見稿,以河南為代表的一些地方政府也陸續推出‘煤電互保’等政策保護省內煤炭業,已經引發這些地區的煤炭價格止跌回升,部分煤礦甚至向本地電廠提出了漲價要求。”5月30日,五大發電集團一高管告訴《華夏時報》記者。據記者了解,政府保煤政策在中央和地方不斷發酵,煤電矛盾、地方政府之間的矛盾以及國家發改委內部矛盾也在不斷升級。產煤大省“保煤”行動中央層面為保國內煤炭業,限制進口煤的政策尚在征求意見,各產煤大省也已經迫不及待地展開了“保煤”行動。5月份以來,河南出臺“煤電互保”政策,實行發電機組采購本省電煤量和發電量掛鉤制度,具體內容為,根據發電單位基礎電量占全省比例分攤確定基數,超基數采購1萬噸省內原煤獎勵1000萬千瓦時基礎電量,少采購1萬噸省內原煤扣罰1200萬千瓦時基礎電量。此政策堵住了外省煤進入河南省的渠道。同時記者從山東和山西了解到,雖然兩省并未強制企業執行“煤電互保”,但相關政府部門均在參與協調,鼓勵煤電企業提高省內合同煤兌現率,其中山東鐵路局也在限裝外地煤炭,產煤省山西也在研究限制外省煤炭入晉的辦法。煤炭專家李朝林指出,“煤電互保”在產煤省并非新提法,只是以前煤炭緊張時“煤電互保”主要是保本地發電企業,當前河南、山東和山西的“煤電互保”,則是為了保煤炭企業。“此舉違反了市場化的原則,不過目前來看,對緩解本地煤企的銷售窘況以及煤價止跌回穩有一定的效果。”地方保煤背后的矛盾這場不斷發酵的地方保煤行動始于河南,而目前已經進一步激化了煤電矛盾,以及產煤省之間的矛盾。“國家發改委年初一再強調煤炭市場化,但產煤省此舉顯然是違背市場化規則的。”上述高管指出。而河南省首倡的“煤電互保”政策,雖然緩解了本省內煤炭企業的銷售窘況,但也引發了產煤省之間的矛盾。河南實行“煤電互保”限制外省煤, 受到影響*大的就是山西省。因為山西煤炭很多是銷往河南和山東,河南限制外煤政策一出,山西向鄭州鐵路局發送煤炭的數量就急劇下降,河南省內煤價則應聲上揚。加上陜西和內蒙古煤炭的擠壓,山西省內煤炭庫存壓力進一步增大。數據顯示,今年前4個月共有2900萬噸來自陜西、內蒙古等地的煤炭進入山西市場。而截至5月30日,山西積壓的動力煤庫存高達1980萬噸,近期一直徘徊在2000萬噸左右。“河南煤炭產量較小,限制外煤后,目前省內煤炭基本上可以實現自行消化,不過山西的情況將更加糟糕。”李朝林指出,“煤電互保”違反市場規則,雖然解決了短期問題,但再次阻礙了電煤市場化的步伐,并引發了產煤省之間的矛盾,各地煤炭市場各自為戰,更不利于煤炭行業的市場化。本文由電纜故障測試儀整理http://www.cdsxsy.net 大電流發生器轉http://www.yzsxdl.com上一篇:配電箱**隱患不容忽視啊下一篇:全球競爭力報告:美國仍是老大 中國第21日本24